下载排行

  • 显示方式:
  • 简洁模式
  • 摘要模式
  • 1  影像学上动脉瘤样的大脑中动脉分支闭塞的临床分析
    陈建才,王豪杰,李春旺,蔡嘉伟,王灯亮,林元相,林福鑫,康德智
    2021, 55(6):22-27.
    [摘要](6604) [HTML](0) [PDF 920.94 K](3037)
    摘要:
    目的 探索可用于辨别影像学上动脉瘤样大脑中动脉(MCA)分支闭塞与MCA分叉部动脉瘤的特征。 方法 收集3例影像学上表现为动脉瘤样的MCA分支闭塞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同期20例MCA小动脉瘤(直径≤5 mm)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5例Pubmed文献数据库上影像学表现为动脉瘤样MCA分支闭塞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动脉瘤样MCA分支闭塞和MCA分叉部小动脉瘤临床资料和影像学特征,包括MCA分支数量、动脉瘤外观(圆锥状、柱状和囊状)、动脉瘤高(Ha)、动脉瘤宽(Wa)、动脉瘤颈宽(Wn)、动脉瘤水平分支最大宽度(Wb)、是否合并烟雾血管和动脉瘤比例参数(Ha/Wa>1、Wa/Wn≤1和Wa/Wb≤1)。 结果 t 检验和Fisher检验结果显示,两组间圆锥状( P= 0.015)、囊状( P= 0.011)、Wa/Wn≤1( P= 0.011)、Wa/Wb≤1( P= 0.022)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logistic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圆锥形状( P =0.046)和Wa/Wb≤1( P =0.031)为MCA分支闭塞与MCA分叉部动脉瘤相关的特征。 结论 诊断MCA分叉部动脉瘤时,若动脉瘤为圆锥状且宽小于相同水平分支最大宽度时,应考虑MCA闭塞的可能性。可通过高分辨率磁共振进一步明确诊断。
    2  基于增强现实技术的移动手术定位软件在幕上肿瘤手术中的应用
    廖正俭,陈忠仪,刘宇清,何炳蔚,黄绳跃,洪文瑶,潘儒君
    2021, 55(6):31-33.
    [摘要](6329) [HTML](0) [PDF 1.01 M](3010)
    摘要:
    3  幕上自发性脑出血并发医院获得性肺部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分析
    郑琰,卓凌云,林鹤,林福鑫,丁陈禹,葛新,康德智
    2021, 55(6):6-12.
    [摘要](6503) [HTML](0) [PDF 755.04 K](2984)
    摘要:
    目的 探讨幕上自发性脑出血(sICH)患者并发医院获得性肺部感染(HAP)的独立危险因素,以识别临床中并发HAP的高危患者。 方法 依照入组标准选取2014年1月-2020年3月发病的1 023例幕上sICH患者,并纳入“自发性脑出血患者早期危险分层与提前外科干预策略的多中心前瞻性队列研究(Risa-MIS-ICH)”的回顾性队列。通过检索院内病历系统,收集HAP发生情况、人口学、影像学等信息,根据诊断标准,以是否发生HAP作为结局进行分组,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院内并发HAP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果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男性、(更短的)发病至入院时长、体温升高、脉搏增快、意识障碍等18项指标在两组间差别有统计学意义( P <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男性(OR=1.607,95%CI:1.031~2.504, P =0.036)、意识障碍(GCS 9~12分 vs 13~15分:OR=15.122,95%CI:4.400~51.973, P <0.001;GCS 3~8分 vs 13~15分:OR=18.504,95%CI:5.201~65.831, P <0.001)、生活功能障碍(mRS评分:OR=1.618,95%CI:1.259~2.081, P <0.001)、药物降颅压治疗(OR=2.216,95%CI:1.160~4.237, P =0.016)、采用外科手术治疗(OR=2.445,95%CI:1.351~4.427, P =0.003)是幕上sICH患者并发HAP的独立危险因素( P <0.05)。 结论 男性、意识障碍、生活功能障碍、采用药物降颅压治疗及外科手术治疗是幕上sICH患者并发HAP的独立危险因素,对此类患者应进行重点监测,以便及早诊治,改善相关预后。
    4  儿童囊性纤维化1例及其基因型文献复习
    陈琼华,郑敬阳,林洁如,曾丽娥,胡云婷,林印涛
    2021, 55(6):91-95.
    [摘要](6432) [HTML](0) [PDF 892.44 K](2938)
    摘要:
    5  18F-FDGPET/CT对原发性乳腺淋巴瘤和乳腺癌的鉴别诊断价值
    周硕,林美福,陈文新,陈彩龙,陈国宝
    2021, 55(6):79-85.
    [摘要](6383) [HTML](0) [PDF 1.35 M](2893)
    摘要:
    目的 探讨18F-FDG PET/CT显像对原发性乳腺淋巴瘤(PBL)和乳腺癌鉴别诊断的价值。 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或穿刺活检证实的16例PBL、25例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及18F-FDG PET/CT图像资料。观察18F-FDG PET/CT显像特征,测量病灶最大径、最大标准摄取值(SUVmax)及SUVmax/最大径比值。采用独立样本 t 检验和χ2检验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和影像指标的差别。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两组的SUVmax及SUVmax/最大径比值,确定诊断效能。 结果 双侧及多发病灶更多见于PBL,两组间比较,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0.28、10.66, P= 0.001、0.010)。PBL组SUVmax、SUVmax/最大径比值分别为(13.02±7.70)和(5.69±3.48),高于乳腺癌组[(7.22±4.63)和(2.43±1.31)],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 t =3.02、-4.25, P =0.004、<0.001)。PBL和乳腺癌鉴别诊断的SUVmax、SUVmax/最大径比值阈值分别为4.85和2.85,敏感度分别为93.8%和76.0%,特异度分别为52.0%和75.0%。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6和0.82。 结论 18F-FDG PET/CT显像结合形态学检查及临床资料有助于PBL和乳腺癌的鉴别诊断,病灶的SUVmax及SUVmax/最大径比值有较高的诊断效能。
    6  术前乳酸脱氢酶水平在胶质瘤患者预后预测中的应用价值
    张建鹤,方圆,陈仲辉,王磊,宋建华,陈宇
    2021, 55(6):13-17.
    [摘要](6386) [HTML](0) [PDF 558.33 K](2888)
    摘要:
    目的研究术前血清乳酸脱氢酶(LDH)对胶质瘤进展以及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 方法 收集2014年1月-2017年1月行手术治疗的胶质瘤患者92例,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实验室指标、影像学资料及随访生存情况。根据无进展生存时间(PFS)将患者分为长PFS组(≥1 a)和短PFS组(<1 a)。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与PFS≥1 a的相关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曲线(ROC)评估LDH的最佳分界值;采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曲线和Cox比例风险评估模型研究患者随访3 a时的生存情况。 结果 单因素和多因素回归分析发现,术前LDH(OR=0.96,95%CI:0.93~0.98, P =0.001)是PFS≥1 a的独立相关因素。ROC曲线分析发现,术前LDH预测胶质瘤患者PFS≥1 a的曲线下面积为0.768(95%CI:0.669~0.850),最佳界值为185.5 U/L,敏感性为75%,特异性为62.5%。Kaplan-Meier曲线分析发现,术前LDH有无异常升高与患者术后3 a生存率明显相关( P <0.001)。多因素的Cox分析发现,LDH是否>250 U/L是患者术后3 a生存率的独立相关因素(HR=0.29,95% CI:0.15~0.57, P <0.001)。 结论 术前血清LDH可作为预测胶质瘤患者预后的可靠指标,但需要多中心、大样本量的研究进一步证实。
    7  维生素D对PCOS伴不孕女性促排卵效果的回顾性研究
    贾新转
    2021, 55(6):28-30.
    [摘要](6329) [HTML](0) [PDF 157.50 K](2845)
    摘要:
    目的 回顾性分析维生素D对25(OH)D缺乏的PCOS伴不孕女性促排卵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来我院生殖中心就诊的25(OH)D缺乏的PCOS伴不孕女性并给予维生素D治疗后其血清25(OH)D达正常水平[25(OH)D≥30ng/mL]72例作为观察组(A组),选取同期就诊的25(OH)D缺乏的PCOS伴不孕女性未给予维生素D治疗59例作为对照组(B组)。2组给予枸橼酸氯克罗米芬(CC)/CC+尿促性素方案促排卵治疗,收集2组一般资料及周期排卵率、周期生化妊娠率、周期临床妊娠率、周期OHSS发生率。结果 2组年龄、体重指数(BMI)、不孕年限、基础激素水平[雌二醇、孕酮、卵泡刺激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睾酮]、基础子宫内膜厚度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A组周期排卵率(χ2=4.28,P=0.039)及周期临床妊娠率(χ2=5.17,P=0.023)显著高于B组,而2组周期生化妊娠率、周期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对周期排卵、周期临床妊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25(OH)D达正常水平是周期排卵的唯一预测因子(β=3.197,OR=0.041,95%CI:0.003-0.629,P= 0.022)。血清25(OH)D达正常水平(β=0.042,OR=0.563,95%CI:0.420-0.755,P= 0.000)、基础睾酮(β=-1.293,OR=1.370,95%CI:1.012-1.854,P= 0.042)是周期临床妊娠独立预测因子。结论 对25(OH)D缺乏的PCOS伴不孕女性补充维生素D,使其血清25(OH)D达正常水平,可提高治疗周期排卵率及临床妊娠率;血清25(OH)D正常水平是周期排卵的唯一预测因子,血清25(OH)D正常水平及血清睾酮水平是促排卵周期临床妊娠的预测因子。
    8  高分辨率磁共振检测急性脑梗死早期神经功能恶化患者颅内动脉粥样硬化血管特征
    薛萍妮 陈枝挺 邹漳钰 孙斌 李元霄 林汉斌 张益哲 潘楚锥 赵振华 刘昌云
    2021, 55(6):1-5.
    [摘要](6391) [HTML](0) [PDF 118.50 K](2828)
    摘要:
    摘要: 目的 利用高分辨率磁共振研究颅内动脉管壁及斑块特点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早期神经功能恶化(END)的关系。 方法 收集51例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所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并进行高分辨磁共振扫描。根据脑梗死发病后72小时内,患者是否发生END分为END组和non-END组,比较两组间颅内动脉血管管壁及斑块特点的差别。 结果 END组的斑块长度比non-END组的斑块长度更短, 6.35(9.54) v.s 10.75(9.73)(P<0.05)、END组的血管重构指数低于non-END组,0.9173±0.1468 v.s 1.0109±0.1251(P<0.05),END组负性重构的比例高于non-END组,56.52% v.s 28.57% (P<0.05)。 结论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END与血管重构及斑块长度密切相关。
    9  28例颅眶沟通瘤显微手术治疗的临床分析
    张强,陈靖,庄源东,刘爽,张国良,石松生
    2021, 55(6):34-37.
    [摘要](6041) [HTML](0) [PDF 778.29 K](2791)
    摘要:
    10  咖啡酸苯乙酯药理活性及分子机制研究进展
    刘雪艳(综述),查代君(审校
    2021, 55(6):100-104.
    [摘要](6425) [HTML](0) [PDF 557.61 K](2790)
    摘要:
    11  兔胫骨骨膜细胞膜片的体外构建
    徐燕梅,卓瑾,许雄程,何梦娇,林敏魁,骆凯,朱丽芳
    2021, 55(6):38-42.
    [摘要](6288) [HTML](0) [PDF 1.11 M](2789)
    摘要:
    目的 体外采用维生素C构建兔胫骨骨膜细胞膜片并检测其基本生物学特性。 方法 培养兔胫骨骨膜细胞,采用维生素C诱导构建兔胫骨骨膜细胞膜片。采用显微镜对膜片进行观察,苏木精-伊红(H-E)及Masson染色检测膜片的结构及胞外基质;细胞活死荧光染色观察膜片的活力。 结果 体外成功分离培养兔胫骨骨膜细胞,CCK-8检测结果显示骨膜细胞增殖曲线呈S型增长,结晶紫染色显示其具有克隆形成能力,并具有多向分化能力。采用维生素C连续诱导14 d,可获得半透明乳白色膜样结构。H-E及Masson染色显示膜片由多层细胞及胞外基质构成,细胞活死荧光染色显示膜片由大量绿染的活细胞构成。 结论 维生素C可成功诱导兔胫骨骨膜细胞膜片,有望应用于骨缺损再生修复。
    12  维生素D对多囊卵巢综合征伴不孕女性促排卵效果的影响
    贾新转,刘二缓,魏兰
    2021, 55(6):65-69.
    [摘要](6321) [HTML](0) [PDF 515.69 K](2775)
    摘要:
    目的 探讨维生素D对25(OH)D缺乏的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伴不孕女性促排卵效果的影响。 方法 选择2019年1-12月就诊的25(OH)D缺乏的PCOS伴不孕的女性患者131例,其中给予维生素D治疗且治疗后血清25(OH)D达正常水平(≥30 ng/mL)的72例作为观察组;未给予维生素D治疗的59例作为对照组。两组均给予枸橼酸氯克罗米芬(CC)或CC联合尿促性素方案促排卵治疗,收集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和周期排卵率、生化妊娠率、临床妊娠率和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发生率。 结果 两组患者的年龄、体质量指数(BMI)、不孕年限、基础激素水平[雌二醇、孕酮、卵泡刺激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睾酮]和基础子宫内膜厚度比较,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 P >0.05)。观察组周期排卵率(χ2=4.28, P =0.039)和临床妊娠率(χ2=5.17, P =0.023)显著高于对照组,而两组的周期生化妊娠率和OHSS发生率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 P >0.05)。对周期排卵和临床妊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25(OH)D达正常水平是周期排卵的独立预测因子(OR=0.041,95%CI:0.003~0.629, P =0.022)。血清25(OH)D达正常水平(OR=0.563,95%CI:0.420~0.755, P <0.001)、基础睾酮(OR=1.370,95%CI:1.012~1.854, P =0.042)是周期临床妊娠的独立预测因子。 结论 25(OH)D缺乏的PCOS伴不孕的女性补充维生素D,使血清25(OH)D达正常水平,可提高周期排卵率及临床妊娠率。血清25(OH)D达正常水平是周期排卵的独立预测因子;血清25(OH)D达正常水平及血清基础睾酮水平是促排卵周期临床妊娠的独立预测因子。
    13  福清市某镇常住居民高尿酸血症流行现况及相关因素分析
    付蓉,陈冰冰,杜珊珊,冯瑞梅,胡志坚,叶为民
    2021, 55(6):47-54.
    [摘要](5840) [HTML](0) [PDF 877.02 K](2762)
    摘要:
    目的 调查福清市高山镇常住居民高尿酸血症(HUA)的患病率,探讨HUA患病的相关因素。 方法 收集2019年参加“福清市居民慢性病前瞻性队列研究”的居民资料,统计不同分组人群HUA患病率,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HUA患病的相关因素。 结果 研究对象共5 172例,男性占34.05%,50岁以上者占79.95%。HUA年龄标化患病率为31.04%,男性年龄标化患病率高于女性(42.47% vs 27.36%),女性HUA患病率随年龄增长呈上升趋势。男性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体质量指数(BMI)、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清肌酐(Cr)与HUA呈正相关,空腹血糖与HUA呈负相关。女性中,年龄、BMI、TG、LDL-C、Cr与HUA呈正相关,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与HUA呈负相关。 结论 福清市高山镇常住居民HUA患病率高于福建省平均水平(24.7%),HUA与血脂/血糖异常、超重肥胖和冠心病等病理生理过程有关,肾功能异常影响尿酸排泄。
    14  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宏基因组二代测序在诊断PD-1抑制剂相关性肺炎中的价值
    李勇,吴迎宵,李晓平,吴峰
    2021, 55(6):86-90.
    [摘要](5749) [HTML](0) [PDF 595.46 K](2735)
    摘要:
    目的 探讨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宏基因组二代测序(mNGS)在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PD-1)抑制剂相关免疫性肺炎(CIP)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 收集使用PD- 1.抑制剂联合化疗后出现CIP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3 0.例,行BALF mNGS检测、BALF/痰培养和抗酸染色涂片,并于气管镜检查当天行白细胞计数、超敏-C反应蛋白(Hs-CRP)、降钙素原(PCT)、血清1,3-β -D-葡聚糖含量测定(G试验)、半乳甘露聚糖(GM)实验。mNGS阴性患者拟诊“CIP”并予规范激素抗炎治疗 ;mNGS阳性患者拟诊“CIP合并肺部感染”并予规范激素联合抗感染治疗。 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病情均改善,mNGS阴性可基本排除肺部感染,对于合并肺部感染的CIP患者,mNGS检出率高于传统病原微生物检测方法,对于检出孢子菌、曲霉菌、结核杆菌等机会性感染的优势明显。 结论 BALF mNGS检测协助确诊CIP有一定临床价值 ;在CIP合并肺部机会性感染或混合感染的检出率及准确性均高于传统病原微生物检测方法,尤其对合并真菌感染的检测,能早期进行真菌分型和载量分析
    15  重症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预后危险因素的评估
    薛文娟,陈公平,林振吕,林婷,张伟
    2021, 55(6):55-60.
    [摘要](5560) [HTML](0) [PDF 589.15 K](2688)
    摘要:
    目的探讨影响重症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患者预后的因素。 方法 纳入2020年1月17日—2020年2月26日湖北省宜昌市第三人民医院确诊的359例COVID-19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重症患者在随访截止时间的转归,分为存活组( n =51)及死亡组( n =15)。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精确检验比较轻/普通型、重型及危重型的计数资料,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Kruskal-Wallis H 检验分析偏态分布的计量资料。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及实验室指标。采用Cox回归分析评估影响重症COVID-19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 结果 死亡组的高血压病、慢性阻塞性肺病、恶性肿瘤、肝功能损害及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比例显著高于存活组( P <0.05)。两组患者入院时的淋巴细胞数、血红蛋白、最高白细胞数、中性粒细胞数、最低淋巴细胞数、血小板、最长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D-二聚体、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峰值、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发现,ARDS(HR=6.316, 95% CI:1.342~ 29.713)、最长PT(HR=1.200, 95% CI:1.067~1.349)及CRP(HR=1.026, 95% CI:1.012~1.040)是重症COVID-19死亡的危险因素,入院时的淋巴细胞数升高(HR=0.014, 95% CI:0.001~0.322)则是重症COVID-19死亡的保护因素( P <0.05)。 结论 应密切监测重症COVID-19患者的最长PT、CRP及淋巴细胞数的变化,若发生ARDS,死亡概率显著增加。早期识别及采取有效措施可改善预后。
    16  经阴道自然腔道内镜手术全子宫切除临床分析
    吴能秀,林超琴,李迎,陈贤璟,徐颖
    2021, 55(6):75-78.
    [摘要](5556) [HTML](0) [PDF 644.44 K](2678)
    摘要:
    目的探讨经阴道自然腔道内镜手术(vNOTES)全子宫切除的可行性及安全性。 方法 收集2019年8月-2021年6月因良性疾病行全子宫切除术的患者98例,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组,其中vNOTES组48例,传统腹腔镜组50例。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手术前后血红蛋白下降值、术后24和72 h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术后72 h美容满意度评分,以及住院时间等,并对患者术后2个月的阴道断端愈合情况和美容满意度评分进行随访。 结果 vNOTES组48例中,顺利完成手术47例,中转传统腹腔镜手术1例;传统腹腔镜组50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所有患者术中和术后均未发生并发症,无输血病例,术后2个月复查阴道断端均愈合良好。两组患者术中出血、手术前后血红蛋白下降值、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等差别无统计学意义( P >0.05)。vNOTES组的手术时间为(117.9±10.0)min,传统腹腔镜组为(104.1±17.8)min,差别有统计学意义( P <0.05);vNOTES组术后24和72 h的VAS评分为(2.5±0.7)和(1.8±0.6)分,传统腹腔镜组为(3.9±1.0)和(1.9±0.5)分;vNOTES组术后3 d和2个月的美容满意度评分为(93.4±1.4)和(96.3±1.1)分,传统腹腔镜组为(92.9±1.4)和(94.5±1.2)分;两组比较,术后24 h VAS评分和术后2个月的美容满意度评分差别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结论 vNOTES行全子宫切除安全、可行,相比传统腹腔镜手术,其术后疼痛减轻,远期美容满意度高,具有良好的应用推广前景。
    17  9例重症鹦鹉热衣原体肺炎的临床特点及诊治分析
    林潇,周梦,姚秀娟,李鸿茹,陈愉生
    2021, 55(6):61-64.
    [摘要](5595) [HTML](0) [PDF 572.70 K](2652)
    摘要:
    目的 探讨重症鹦鹉热衣原体肺炎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宏基因二代测序(mNGS)在其病原学诊断中的应用。 方法 收集2019年11月-2021年2月住院的重症鹦鹉热衣原体肺炎患者9例,男性5例,女性4例,年龄中位数67岁。回顾性分析患者的病历资料,描述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特点、mNGS病原学结果及治疗过程。 结果 9例中,4例发病前接触过鸟类或禽类。临床表现主要为高热、咳嗽、呼吸困难、乏力、肌肉酸痛;白细胞计数正常或轻度升高,中性粒细胞比例和降钙素原明显升高,部分患者出现肝、肾功能异常;胸部CT检查主要表现为单侧或双侧肺叶斑片状实变影。所有患者均进行mNGS检测,均检出鹦鹉热衣原体核酸序列,予多西环素单药或联用莫西沙星为基础的治疗,均痊愈。 结论 鹦鹉热衣原体肺炎发病率低,但病情危重,对疑似病例应尽早完善mNGS检测,及时启动以四环素类药物为基础的治疗方案。
    18  地塞米松对宫颈癌患者术后疼痛与认知功能的影响
    侯蕾娜,王培
    2021, 55(6):70-74.
    [摘要](5480) [HTML](0) [PDF 582.69 K](2643)
    摘要:
    目的 分析不同剂量地塞米松对宫颈癌患者术后疼痛和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的作用。 方法 将90例择期行手术治疗的宫颈癌患者随机分为3组:低剂量地塞米松组(Dex-L组)、高剂量地塞米松组(Dex-H组) 和对照组,每组30例,分别于麻醉诱导时静脉注射0.1、0.2 mg/kg地塞米松或等体积生理盐水。于术前1天及术后1、3、5、7 d使用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价患者术后疼痛,采用简易智能量表(MMSE)测定患者认知功能分值和POCD发生率。 结果 两组地塞米松组患者术后切口静息痛VAS评分低于对照组( P <0.05),Dex-H组患者运动痛VAS评分低于对照组( P <0.05);Dex-L组与对照组比较,MMSE评分上升,POCD发生率下降( P <0.05)。 结论 小剂量地塞米松可降低宫颈癌患者术后疼痛和POCD发生率,而大剂量地塞米松(0.2 mg/kg)仅能降低患者的术后疼痛,对术后POCD的发生率无明显影响。
    19  显微手术治疗重症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临床预后影响因素分析
    陈建屏,林祺,张志鹏
    2021, 55(6):18-21.
    [摘要](5389) [HTML](0) [PDF 806.14 K](2618)
    摘要:
    目的 分析显微手术治疗重症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SAH)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20年1月67例SaSAH患者的临床资料,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或CT血管成像(CTA)证实为单发颅内责任动脉瘤且经头部CT证实有蛛网膜下腔出血,对SaSAH患者行动脉瘤手术夹闭术,术后予营养支持、营养神经等治疗。根据患者出院后1 a的格拉斯哥评分(GOS)评估预后,并分为预后良好组(39例)和预后不良组(28例)。记录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性别、年龄、责任动脉瘤部位、Hunt-Hess分级、高血压病史、糖尿病史、吸烟史),并进行组间比较。对SaSAH患者临床预后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 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Hunt-Hess分级是影响SaSAH患者临床预后的因素( P <0.05);性别、高血压病、糖尿病、吸烟、责任动脉瘤部位不是影响SaSAH患者临床预后的因素( P >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高低和Hunt-Hess分级是影响SaSAH患者临床预后的因素( P <0.05)。年龄≥60岁的SaSAH患者临床预后差的风险是年龄<60岁的SaSAH患者的5.430倍。Hunt-Hess分级每增加1个单位,SaSAH患者临床预后差的风险增加3.231倍。 结论 与低龄和低级别SaSAH患者比较,高龄和高级别Hunt-Hess分级的SaSAH患者预后较差。临床中遇到高Hunt-Hess分级或高龄的SaSAH患者时,术前需进行详细评估,制订个体化、针对性强的治疗方案,尽可能降低不良临床预后的发生率。
    20  FPS-ZM1和mNGF对癫痫幼鼠脑内HMGB1和TRX表达的影响
    李冬梅,陈巧彬,陈琅,方琼
    2021, 55(6):43-46.
    [摘要](4645) [HTML](0) [PDF 513.97 K](2601)
    摘要:
    目的研究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RAGE)受体阻断剂FPS-ZM1和鼠神经生长因子(mNGF)对戊四氮致痫幼鼠海马区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和硫氧还蛋白(TRX)表达的影响。 方法 取130只清洁级Wistar雄性大鼠幼崽,随机分为4组,即A组(空白对照组)、B组(癫痫对照组)、C组(mNGF干预组)和D组(FPS-ZM1干预组)。幼鼠腹腔注射戊四氮40 mg/kg建立癫痫模型,建模成功后,4组均连续干预1周,其中A组和B组腹腔注射等剂量生理盐水,C组和D组分别腹腔注射mNGF 4 μg/kg、FPS-ZM1 1 mg/kg,干预结束后,各组分别于3、24、72 h时段麻醉后分离海马组织。采用Western-blot方法测定海马HMGB1的含量,ELISA法检测海马TRX的浓度。 结果 A组大鼠未见惊厥发作,海马区HMGB1表达水平在各时段均明显低于B组、TRX浓度均高于B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 P <0.001);D组和C组的HMGB1表达水平在各时段均低于B组、TRX浓度均高于B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 P <0.05);D组的HMGB1表达水平在3、24 h时段较C组下降,差别有统计学意义( P <0.05),在72 h时段与C组的差别则无统计学意义( P >0.05)。 结论 FPS-ZM1和mNGF具有减轻癫痫幼鼠脑损伤的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减轻大脑的炎症反应和氧化应激来实现的。

    当期目录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浏览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