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胸腔镜经主动脉切口行改良Morrow术的可行性
DOI:
CSTR:
作者:
作者单位:

作者简介:

通讯作者:

中图分类号:

基金项目:


Author:
Affiliation:

Fund Project:

  • 摘要
  • |
  • 图/表
  • |
  • 访问统计
  • |
  • 参考文献
  • |
  • 相似文献
  • |
  • 引证文献
  • |
  • 资源附件
  • |
  • 文章评论
    摘要:

    目的探索全胸腔镜经主动脉切口行改良Morrow术的可行性及早期效果。方法收集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HCM)患者13例,男性9例,女性4例,年龄(59.3±13.3)岁(30~77岁),术前室间隔厚度为(1.83±0.21)mm、左心室流出道峰值压差(LVOTGP)为(76.90±27.61)mmHg(1 mmHg=0.133 kPa),收缩期前向运动(SAM)征均阳性。患者均接受全胸腔镜下经主动脉切口行改良Morrow术,同期行二尖瓣二孔成形术3例。结果全组手术成功,无中转开胸,术中主动脉阻断时间(93.00±18.68)min,体外循环时间(137.70±20.49)min,术后气管插管时间(10.70±4.30)h。术后室间隔厚度为(1.18±0.26)mm、LVOTGP为(13.46±9.46)mmHg,均较术前降低,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01)。术后二尖瓣均为轻微反流,无中度以上反流,SAM征消失。随访3~12 个月,临床症状改善,患者无死亡,无室间隔穿孔、左心室流出道残留梗阻和Ⅲ度房室传导阻滞。结论全胸腔镜入路经主动脉切口可更好地暴露梗阻的室间隔组织,保留胸廓的完整性,避免损伤二尖瓣前叶,早期效果良好,是一种良好的手术入路方式。

    Abstract:

    参考文献
    相似文献
    引证文献
引用本文

叶永火,窦志,谢灯,陈远翔,谢琦.全胸腔镜经主动脉切口行改良Morrow术的可行性[J].福建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版,2024,(1):57-60

复制
分享
文章指标
  • 点击次数:
  • 下载次数:
  • HTML阅读次数:
  • 引用次数:
历史
  • 收稿日期:
  • 最后修改日期:
  • 录用日期:
  • 在线发布日期: 2024-11-06
  • 出版日期:
文章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