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网络药理学与分子对接探讨犀角地黄汤治疗 脓毒症的分子作用机制
DOI:
CSTR:
作者:
作者单位:

作者简介:

通讯作者:

中图分类号:

基金项目:

福建医科大学启航基金项目(2021QH1074)


Author:
Affiliation:

Fund Project:

  • 摘要
  • |
  • 图/表
  • |
  • 访问统计
  • |
  • 参考文献
  • |
  • 相似文献
  • |
  • 引证文献
  • |
  • 资源附件
  • |
  • 文章评论
    摘要: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探究犀角地黄汤治疗脓毒症的主要功效。 方法通过文献检索并利用TCSMP和BATMANTCM数据库,筛选并预测犀角地黄汤的活性成分及潜在靶点。利用GeneCard和DisGeNET数据库筛选脓毒症的相关基因。通过STRING数据库绘制潜在靶点的蛋白蛋白相互作用(PPI)网络,利用MCODE分析得到关键基因簇后用CytoHubba分析基因簇,得到核心的基因靶点,采用MOE软件进行分子对接验证,采用clusterProfiler包进行基因本体(GO)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数据库(KEGG)富集分析。采用Cytoscape 3.8软件构建犀角地黄汤活性成分疾病靶基因网络。结果最终筛选出犀角地黄汤的活性成分38个,主要靶点138个,主要参与调节白细胞介素17(IL17)信号通路和肿瘤坏死因子(TNF)信号通路等多种人体信号通路。JUN、RELA和IL6为核心靶点,其中己醛、芍药苷、槲皮素、鞣花酸、黄芩素、山萘酚和石竹烯等是犀角地黄汤发挥功效的主要活性成分,且分子对接结果显示其与JUN、RELA和IL6可以通过氢键、碳氢键和疏水性相互作用的共同作用达到稳定结合的效果。结论通过系统地探讨犀角地黄汤的主要活性成分和其作用靶点与脓毒症的联系,为犀角地黄汤的用药提供理论依据,也为深入研究其活性成分提供参考价值。

    Abstract:

    参考文献
    相似文献
    引证文献
引用本文

胡佳敏,翁婧,江振洁,刘丽,许皓杰,林颖仡,曾凯.基于网络药理学与分子对接探讨犀角地黄汤治疗 脓毒症的分子作用机制[J].福建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版,2024,(3):166-174

复制
分享
文章指标
  • 点击次数:
  • 下载次数:
  • HTML阅读次数:
  • 引用次数:
历史
  • 收稿日期:
  • 最后修改日期:
  • 录用日期:
  • 在线发布日期: 2024-11-19
  • 出版日期:
文章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