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4):211-214.
摘要:目的比较丰产黄、紫果、日本紫果、美利亚4种不同品系无花果叶提取物的降血糖作用,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一次性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150 mg/kg制备1型糖尿病小鼠模型,将造模成功的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紫果组、日本紫果组、美利亚组及丰产黄组。采用日剂量2 g/kg不同品系的无花果叶提取物灌胃,疗程为6周。检测小鼠空腹血糖、血清甘油三酯及胆固醇水平,考察其对肝糖原及葡萄糖-6-磷酸酶的影响。结果4种品系无花果叶提取物均能显著降低1型糖尿病小鼠模型的血糖(P<0.01);丰产黄、紫果、日本紫果叶提取物能显著降低1型糖尿病小鼠模型的甘油三酯水平(P<0.01);丰产黄叶提取物能显著降低1型糖尿病小鼠模型的肝糖原水平(P<0.05)。紫果、美利亚叶提取物能显著降低STZ诱导的糖尿病小鼠肝脏葡萄糖-6-磷酸酶的水平(P<0.01)。结论4种品系无花果叶提取物的降血糖、降血脂作用以及对肝糖异生的影响存在一定的差异。
何小丽 , 吴林青 , 许伟群 , 郑晨华 , 傅冷西 , 章涛
2018(4):215-219.
摘要:目的研究白细胞介素33敲除(IL-33-/-)小鼠腹腔巨噬细胞(pMφ)表面分子表达及炎性因子分泌水平的变化,探讨IL-33-/-对pMφ 极化的影响。方法收集C57BL/6 IL-33-/-小鼠和野生型(WT)小鼠的pMφ,体外培养48 h后,分为IL-33-/-组和WT组,比较2组小鼠pMφ 炎性介质、细胞因子及表面分子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IL-33-/-小鼠pMφ M1型标志物NO,MHCⅡ类分子,TLR4及CD86的表达水平均高于WT小鼠(NO,CD86和MHCⅡ,P<0.01;TLR4,P<0.05)。结论IL-33-/-可促进小鼠pMφ向M1型极化。
陈茜 , 王容 , 项国剑 , 李泱 , 林风辉 , 张建成
2018(4):220-224.
摘要:目的研究乳鼠窦房结细胞、心房肌细胞及心室肌细胞的动作电位。方法选12只新生24 h内的Wistar大鼠乳鼠,分离培养窦房结细胞、心房肌细胞和心室肌细胞,运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记录动作电位。结果窦房结细胞体积小,细而长,呈长梭形,搏动频率为(152.1±10.9)min-1;心房肌细胞体积亦较小,梭形或三角形,搏动频率为(116.3±8.6)min-1;心室肌细胞体积较大,可伸出伪足并交织成网,呈短梭形、多角形或不规则形,搏动频率为(92.4±9.3)min-1,3种细胞的搏动频率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3种细胞的静息电位分别为(-41.3±4.0),(-50.7±2.9)及(-59.8±2.1)mV,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心室肌细胞的APD20,APD50和APD90均较心房肌细胞延长,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3种细胞形态各异,窦房结细胞具有自发性搏动,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时程较心房肌细胞长。
郑伟丽 , 林万尊 , 陈婷 , 张鲁榕 , 伍兵 , 谢贤和
2018(4):225-228.
摘要:目的探讨循环肿瘤细胞(CTC)、外周血代替肿瘤组织进行X线修复交错互补基因(XRCC1)多态性检测的可行性。方法选取初治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21例,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的方法分别检测患者的肿瘤组织、外周血、CTC的XRCC1 Arg399位点的多态性,比较三者的一致性。结果21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肿瘤组织、外周血、CTC中XRCC1的CC基因型分别为12,11,11例;CT基因型分别为7,9,8例;TT基因型分别为2,1,2例。肿瘤组织、外周血和CTC 3种方法检测XRCC1 Arg399位点差别无统计学意义(χ2=0.950,P=0.978)。肿瘤组织和外周血的一致率为76.2%(16/21),和CTC一致率为95.3%(20/21)。CTC检测XRCC1 Arg399位点多态性一致性高于外周血检测。结论CTC及外周血中XRCC1 Arg399多态性均可不同程度反映肿瘤组织中相关基因型的突变,但CTC准确性更高。
2018(4):229-233.
摘要:目的探讨矽肺纤维化发生、发展进程中,乙酰化微管蛋白α(α-Ac-Tub)缺失表达与上皮-间质转化(EMT)的联系 。方法体内研究采用非暴露式支气管一次性灌SiO2构建矽肺大鼠模型(1,2,4,8周)。体外研究采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5 ng/mL)诱导人A549肺泡Ⅱ型上皮细胞。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α-Ac-Tub、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肺表面相关蛋白A(SP-A)的表达;免疫荧光检测α-Ac-Tub和α-SMA的表达。免疫印迹法检测I型胶原(Col I),α-SMA,SP-A和α-Ac-Tub的表达。结果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在矽结节内α-SMA阳性表达,而α-Ac-Tub及SP-A则多缺失表达。免疫荧光结果显示,α-Ac-Tub在TGF-β1诱导组表达减少,而α-SMA表达增加。免疫印迹结果显示,随着灌尘时间延长,Col I及α-SMA表达明显上调,而α-Ac-Tub及SP-A表达逐渐下调。采用TGF-β1诱导能显著促进α-SMA表达的上调,促进α-Ac-Tub及SP-A表达的下调。结论在矽肺纤维化中,α-Ac-Tub可能参与对EMT的调控。
2018(4):234-238.
摘要:目的评估血浆八聚体结合蛋白4 (OCT4) mRNA的表达水平与胃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联。方法采集137例胃癌患者的血浆样本,抽提总RNA,采用实时荧光PCR法进行定量分析OCT4 mRNA的表达水平,中位随访时间为51月。结果血浆中OCT4 mRNA的表达水平与肿瘤大小(R=0.351, P<0.001)成正相关;血浆中OCT4 mRNA的高表达患者比低表达患者有较差的总体生存期(OS)(P<0.001)。单元Cox风险回归模型分析显示,血浆OCT4 mRNA高表达水平(P<0.001)、低分化(P=0.001)、高N分期(P=0.034)以及高TNM分期(P=0.010)均与患者较差的OS有关。进一步采用多元Cox回归模型分析胃癌患者OS的预测因素,结果显示,血浆OCT4 mRNA高表达水平(P<0.001)能独立预测患者较差的OS。结论血浆OCT4 mRNA的表达水平可作为新颖的可靠的生物标记物,用于评估胃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情况。
2018(4):239-244.
摘要:目的观察唐山地区汉族醛固酮合成酶基因CYP11B2-344 T/C多态性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4年2月连续收治的胸痛待查及冠心病患者,依据定量冠状动脉造影(QCA)分为冠心病组和对照组,记录2组的一般临床资料, 测定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脂蛋白a(LPa)、载脂蛋白A(APOA)、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载脂蛋白B(APOB);多聚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PCR-RFLP)检测醛固酮合成酶CYP11B2-344 T/C位点基因型。结果研究人群的CYP11B2-344 T/C基因TT,TC,CC 3种基因型频率分别为48.5%,42%及9.5%;T,C等位基因频率为69.5%及30.5%。冠心病患者3种基因型频率为45.2%,45.2%及9.6%;T,C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67.8%及32.7%。冠心病组的TT,TC,CC,TC+CC基因型频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冠心病组LPa、男性、吸烟、高血压病史、糖尿病史高于对照组,APOA及HDL-C低于对照组;2组间TC,TG,LDL-C及APOB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YP11B2-344 T/C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无明显相关性。LPa、男性、吸烟、高血压病史、糖尿病史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APOA是冠心病的保护因素。
2018(4):245-248.
摘要:目的评估甲氨蝶呤(MTX)联合艾拉莫德对活动性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的短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60例活动期RA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给予MTX 10 mg,每周1 次口服;艾拉莫德25 mg,每日2次口服。对照组给予MTX 10 mg,每周1次口服;雷公藤多苷片20 mg,每日3次口服,疗程12周。在第 0,4,8,12周时进行临床疗效评估,观察2组的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第4,8,12周时,2组患者的疾病活动性评分(DAS)28均明显改善。治疗第8周时,治疗组的DAS28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2.78±1.25) vs (3.25±1.56),P<0.05];治疗12周后,治疗组的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等指标与治疗前比较明显下降,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周后,治疗组的类风湿因子、免疫球蛋白与治疗前及对照组比较,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MTX联合艾拉莫德对活动期RA患者的临床疗效较好,且较安全。
2018(4):249-255.
摘要:目的系统评价经胸微创封堵与传统外科手术治疗房间隔缺损(ASD)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美国国家医学图书馆(Pubmed)、Cochrane图书馆(CL)、生物医学与药理文摘数据库(EMBASE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及万方数据库, 以“房间隔缺损、体外循环、外科手术、经胸封堵”为检索词,检索范围为建库至2017年9月;采用Rev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8篇文献报道,1 018 例患者。Meta分析显示,2种手术方式在成功率、病死率、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严重并发症发生率相当。经胸微创组在心律失常发生率、手术时间、术后ICU住院时间、住院时间均小于传统外科手术(P<0.01);但经胸微创组术后残余分流发生率高于传统外科手术组(P<0.05)。结论经胸微创封堵较传统外科手术简单,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能安全、有效地治疗ASD。
郑鹏 , 王捷忠 , 王敏 , 郑步宏 , 张伟 , 李建成
2018(4):256-260.
摘要:目的探讨中晚期宫颈癌患者放射治疗预后的影响因素,为宫颈癌的临床诊疗和预后评估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603例中晚期宫颈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病例的临床特点及预后因素,生存单因素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并进行Log-rank时序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Cox逐步回归模型。结果中位随访时间为31月,1,2,3年的生存率分别为91.5%,88.4%,86.9%。Kaplan-Meier生存分析提示,确诊时肿瘤的分化程度、FIGO分期、是否淋巴结转移、是否合并心血管疾病等并发症、治疗前是否贫血、治疗过程中是否同步放化疗、是否应用调强放疗及是否配合热疗与预后相关;多因素分析显示,确诊时是否合并淋巴结转移及治疗中是否配合热疗是影响中晚期宫颈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中晚期宫颈癌患者确诊时是否合并淋巴结转移及治疗中是否配合热疗是影响中晚期宫颈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确诊时对患者病情进行详尽评估可以更好地预测其预后,治疗过程中配合热疗等综合治疗可有效延长患者的远期生存率。
2018(4):261-264.
摘要:目的探讨甲状腺球蛋白(Tg)阴性的情况下,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水平、131I治疗后TgAb转阴时间及其随时间的变化趋势对评估分化型甲状腺癌(DTC)患者预后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7月—2016年11月收治的116例DTC术后行131I治疗的血清Tg阴性、TgAb阳性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血清学、影像学、必要时的手术病理和临床随访等判断有无复发或转移,将116例患者分为复发或转移组(M1组,n=44)和无复发或转移组(M0组,n=72)。采用t检验比较2组患者的TgAb水平差别;采用生存分析法分析131I治疗后2组患者的TgAb转阴时间;动态随访患者TgAb水平的变化趋势及其对应的疗效和病程。结果2组患者的TgAb水平(t=0.221,P=0.825)、TgAb中位转阴时间(P=0.567)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随访过程中,TgAb由高水平逐渐下降或转为阴性的患者中,治愈或好转者占96.8%(61/63);而TgAb逐渐增高或维持高水平状态的患者中,31%(9/29)为治疗无效或加重状态。结论Tg阴性情况下,单纯TgAb水平及TgAb的转阴时间均无法预测DTC的复发或转移,但TgAb水平随时间的变化趋势对分析疾病的预后情况有重要价值。
林维文 , 王莉莉 , 段青 , 薛蕴菁 , 郑宇辉 , 官国先
2018(4):265-270.
摘要:目的结合神经内分泌肿瘤(NEN)2010年WHO新分类分级系统,探讨直肠NEN的MR影像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或肠镜病理证实的20例直肠NEN的MRI表现和临床病理资料。结果20例直肠NEN中,MRI检出17例,检出率为85%,3例病变漏诊(最大径均<1 cm)。20例直肠NEN包括12例G1,主要表现为息肉样黏膜隆起型结节,最大径均值为(1.09±0.94) cm;8例G2及G3病例的主要表现为直肠肿块, 最大径均值分别为(2.47±1.56) cm和(4.60±2.07) cm。G1,G2和G3间MRI测量的最大径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级别增高,直肠NEN的最大径增大,G1级直肠NEN的ADC值和强化程度高于G2和G3。结论直肠NEN的MR影像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并有助于肿瘤的分级。
2018(4):276-280.
摘要: